前言一. 函数极限与连续1. 函数与性质1.1 反函数1.2 复合函数1.3 隐函数2. 函数重要特征2.1 有界性2.2 单调性2.3 奇偶性2.4 周期性3. 函数图像3.1 直角坐标系下的图像4.2 初等函数3.3 图像的变换方式3.4 极坐标系下的图像直角坐标转化为极坐标参数方程转化为极坐标二. 函数极限与连续性1. 函数极限存在条件2. 函数极限的性质3. 无穷小与无穷大定义及性质3.1 无穷小的比阶3.2 常用的等价无穷小4. 极限的计算4.1 洛必达法则4.2 泰勒公式常见泰勒公式高阶无穷小运算及泰勒展开规则4.3 两个重要极限4.4 夹逼准则5. 七种未定式计算5.1
目录上册:函数极限与数列极限是研究之后内容的工具。一元函数微分学分为:概念、计算、三大应用。一元函数积分学重点是:概念与性质、计算、三大应用。
目录下册:多元函数微分学(同样从概念、计算、应用入手)。二重积分(同样从概念、计算、应用入手)。最后是微积分学的应用:微分方程。
经典解题方法:
知识点总览:
详细定义:
设
与 是两个变量, 是一个给定的数集,若对于每一个 ,按照一定的法则 ,有一个确定的值 与之对应,则称 为 的函数,记作 ,称 为自变量, 为因变量,称数集 为此函数的定义域,定义域一般由实际背景中变量的具体意义或者函数对应法则的要求确定,称 为值域。 函数具有一对一(一个
对应一个 ),多对一(多个 对应一个 ),但是没有一对多(一个 对应多个 )。
注:单值函数与多值函数。
事实上,上述定义的函数是单值函数,若给一个
但是,若一个
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单值函数。判断函数是单值函数还是多值函数方法:利用数形结合,用铅锤画线法。即在
分析:本题是对对应法则的确立。解题关键是做好两边的恒等变形。
分析:与上题区别是关系式中含有复合函数。这种类型考试常考。
注:若给
,应学会写 ,消去 ,得 。
前提是符合铅锤画线法的函数(单值函数)。
详细定义:
设函数
的定义域为 ,值域为 。如果对于每一个 ,必存在唯一的 使得 成立,则由此定义了一个新的函数 ,这个函数称为函数 的反函数,一般记作 。 它的定义域为
,值域为 。相对于反函数来说,原来的函数也称为直接函数。
有以下两点需要说明:
所以说严格单调函数必定有反函数,而其反函数也严格单调,但有反函数的函数不一定是单调函数(严格单调:函数在定义域内,没有相等函数值。即
反函数与其原函数关于
注:有反函数的函数不一定是单调函数,比如
判断函数是否有反函数方法:同样利用数形结合方法。使用水平画线法,首先要满足函数符合铅锤画线法的情况下,
补充:
分析:这个函数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见到对数变形要多往对数的运算规则上面思考。
上面函数
详细定义:
设函数
的定义域为 ,函数 在 上有定义,且 ,则由 确定的函数称为由函数 和函数 构成的复合函数,它的定义域为 , 称为中间变量。
不是任何几个函数都能构成复合函数的。如:
上面这道例题通常会是考研第一题,其关键在于将函数广义化,然后根据广义化后的函数画出图形,根据图形写出对应法则即可。
数形结合画出复合函数图像时,往往画里层函数可以一目了然。
详细定义:
设方程
,若当 取某区间内得任一值时,总有满足该方程的唯一的值 存在,则称方程 在上述区间内确定一个隐函数 。 如
就表示一个隐函数,且可显化为 。再如 也表示一个隐函数,但不易显化。
一般来说,由
设函数
设函数
详细定义:
设
的定义域为 ,数集 。如果存在某个正数 ,使对任一 ,有 ,则称 在 上有界;如果这样的 不存在,则称 在 上无界。
注:
要证明函数
有界,首先想到的是证明 有界。 同时注意:
, ,
常用的不等式还有:
详细定义:
设
的定义域为 ,区间 。如果对于区间 上任意两点 ,当 时,恒有 ,则称 在区间 上单调增加,如果对于区间 上任意两点 ,当 时,恒有 ,则称 在区间 上单调减少。
简单来说函数
(1)若
(2)若
这类函数统称为单调函数。此时如果将上面函数关系改为:若
注:后面会看到,试题中常常用求导的方法讨论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但是定义法不能忘记,试题中也常用到如下定义法判别形式,请留意。另外,对任意
答案:
详细定义:
设
的定义域 关于原点对称(若 ,则 )。如果对于任一 ,恒有 ,则称 为偶函数。如果对于任一 ,恒有 ,则称 为奇函数。通俗来说就是:偶函数图形关于 轴对称,奇函数图形关于原点对称。
前提是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基本类型有:
如:
如:
对任一函数
可知任何一个函数都可以写成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之和的形式。
奇
偶
奇
偶
非奇非偶
设对任意的
函数奇偶性重要结论:
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当
若
若
偶函数关于
函数
注意:定义域对称函数,可以写成一个偶函数和一个奇函数的和。
详细定义:
设
的定义域为 ,如果存在一个正数 ,使得对于任一 ,有 ,且 ,则称 为周期函数, 称为 的周期。
周期性重要结论:
重要结论(旧版):
总结:
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的趋近速度很慢,所以做极限题的时候有时候可以忽略。如
注:
常考:当
幂函数
当
当
重点掌握
分析:多项相乘(相除)、乘方(开方)的式子,可以通过取对数变为线性运算。
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有界性:
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定义域都是奇函数。且都是以
正割函数与余割函数:值域
诱导公式:
反正弦
重要性质:
补充:证明
重要恒等式:
反正切函数
重要性质:
指数函数
注:
定义域:
单调性:当
常用的指数函数:
极限:
指数运算法则
由基本初等函数(反、对、幂、三、值、常)经过有限次四则运算和有限次复合步骤所构成并且可以用以解析式子表示的函数,称为初等函数。也就是能够用手写出来由一个式子表达的,合理的函数,就是初等函数。
注意:
初等函数的定义域可以是一个区间,也可以是几个区间的并集,甚至可以是一些孤立的点,例如,
幂指函数
分段函数
取整函数
注意:
平移变换
自变量变换:左加右减。当自变量添负号,左右对称。
函数表达式变换:上加下减。当函数添负号,上下对称。
对称
绝对值(对称变换)
函数加绝对值,我们要把函数在
自变量加绝对值,我们去掉
伸缩变换
水平伸缩:
垂直伸缩:
分为两步:
画直角坐标系下的
根据直角坐标系下的图对应到极坐标图下。
直角坐标的
直角坐标的
这是一个心形线(外摆线)
考试重点是摆线(一个点再平面上划过的轨迹)和星形线。
摆线(平摆线)
摆线的参数方程如下:
星形线(内摆线)
星形线参数方程如下:
函数极限的侧重点重在计算。
函数极限的定义:设函数
符号语言表达:
其中
通俗讲就是任意给定的整数
函数极限标准定义:
函数
如果从右侧趋近,则称为有极限。记作:
根据
时函数 的极限定义及左右极限的概念,可以得到函数极限存在充要条件
函数极限存在充要条件:函数
上面第二个式子是等式脱帽法,即去掉极限符号,表示函数
定理一(函数极限的唯一性):在自变量的某一变化趋势下,如果函数
有极限,则其极限值是唯一的。
这个性质具有"双向性(有正有负)",基于此,有几个重要函数极限问题:
定理二(函数极限的局部有界性):若
,存在正常数 ,使得当 时,有 .
即若
注意:
设
如:
若
若
有界函数与有界函数的和、差、积仍为有界函数。
定理三(函数极限的局部保号性):若
则在 附近函数 ,详细定义如下:
如果
以上定义可以引出脱帽法:
脱帽法严格不等:
戴帽法非严格不等
无穷小定义:
定义一:如果当
注意:
无穷大定义:
定义二:如果函数
注意:无穷大与无穷小一样是一个极限趋向过程。无穷大一定无界,但是无界不一定是无穷大量。
定理一:无穷小量的倒数是无穷大量,无穷大量的倒数是无穷小量。
性质1:有限个无穷小量的和仍然是无穷小量。(
性质2:有限个无穷小量的乘积仍然是无穷小量。(
性质3:有界函数与无穷小量的乘积是无穷小量。
性质4:常量与无穷小量的乘积仍然是无穷小量。(
无穷小量比较本质上是比较趋近速度,高阶趋近速度比低阶快。
设
(1)如果
(2)如果
(3)如果
(4)如果
(5)如果
注意:并不是任意两个无穷小都可以进行比阶。例如:当
技巧
当
等价无穷小是根据两个重要极限和泰勒公式演变的,它能替换掉式子中的复杂项。
使用条件:要代换的量紧邻的运算必须是乘除时才可直接用。否则会导致高阶精度丢失,运算结果不正确。如:
另外还有:
极限的四则运算规则:
在自变量的变化过程中,如果
(1)
(2)
(3)
(4)
(5)
(6)
注意:
使用前提是极限要存在且,极限要有意义(分母
并且极限是否能直接带值,也要分情况:代入不为未定式即可直接代入。具体情况如下:
幂函数求极限时等价代换需要小心。如:
若
若
若
若
若
洛必达法则使用条件:
只有满足上面三个条件,才能用洛必达法则,其中第三条出错率最高。
另外:当
设
泰勒公式意义是任何一个可导函数
设
为正整数,则高阶无穷小运算规则为:
高阶无穷大相反。
注意:
用泰勒公式求极限时,函数展开到几次幂问题:
使用条件:
上面两个式子中当展开到四阶时,前面系数不一样,则停止。
两个重要极限分别是:
广义化:
另外,当
如果函数
则
注意:设任意的
极限一般归纳为七种未定式:
题型通常有:直接计算极限、反求参数、已知某一极限求零一极限、无穷小的比阶数等。
解题思路大致如下:
先化简
提出极限不为
判断类型(判断运算类型)
先择方法(如:洛必达、泰勒、夹逼准则等)
抓大头
前提条件:是一个分式,分子分母直接带入趋近值时都为
解法:分别拿出分子和分母最大的项作极限,其他项消去,最大项有几个提几个。若
注意:去大头时,乘法可以直接取,而加减法则需要先运算再取。如:
大头大小关系:
定义法
使用前提:当分子和分母的每一项幂次依次递减可用:
方法:
除大头
方法:将分式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整个分式的最大次项(去掉系数)
其他方法
可以用洛必达或者泰勒公式。
技巧:若
形式构成了 结构,则结果直接
使用前提:是一个分式,分子分母直接带入趋近值时都为
解法:
使用前提:是一个分式,分子带入趋近值时为常数
,分母带入趋近值时为 解法:可以用无穷大量和无穷小量的性质1。
使用场景:不限于分式,
解法:
使用场景:不限于分式,
解法:化为
注意:设置分母有原则,简单分母才下放。简单函数通常有:幂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复杂函数通常有:反三角函数,对数函数。
事实上,当
该类型统称为幂指型。可分为以下三种:
解法:
第一类方法:该方法只适用于①
步骤:
- 配第二类重要极限:
- 化为
第二类方法:该方法三类都可用
化为以
同时,
本质上是极限计算问题,讨论间断点只看无定义点(必定间断)、分段点(未必间断)。
连续点的定义:设函数
此时函数
连续性运算规则:
连续性的四则运算法则
设
复合函数连续性
设
反函数的连续性
设
设
如果函数
在 处不连续,则为间断。 为函数 的间断点。间断分几种情况:
上面的可去间断点也叫可补间断点。
注意:讨论间断点一定在
这里引入超实数概念,即极限的所有表达式都是一个趋近关系。
超实数范围:
任何一个实数,在超实数体系中周围多有无数个超实数。这些超实数无论是函数还是数列都成为标准实数部分,即
以上前四点主要考数列极限,后四点主要考函数极限,且侧重点在于计算。
趋近于
倒代换可以创造分母,所以需要分母的时候可以考虑用倒代换
知识点总览:
数列极限的侧重点,重在证明(单调有界准则,夹逼定理)。数列极限常用方法有:四则运算、洛必达(不能直接使用需要依靠海涅定理)、泰勒、夹逼准则。
数列详细概念:
对于每个
就叫作数列,简记为数列
当自变量
注:
子列
从数列
其中下标
这两个子列的项在原数列中交错出现。
等差数列
首项为
通项公式:
前
等比数列
首项为
通项公式:
前
常用
单调数列
若对所有正整数
有界数列
若对所有正整数
常见的数列前
一个重要数列
单调递增,
当
数列极限的定义:
设
这里的
常用语言:
,当 ,且当 时,称 为 时的无穷小量。
,当 时,恒有 ,此时称 为 时的无穷大量。
定理:若数列
推论:
上面定理的逆否命题为:至少一个子列
注意:上面的证明反过来不对,如取
这结论常用,即若证
定理一(数列极限的唯一性):给出数列
定理二(数列极限的有界性):若数列
定理三(数列极限的保号性):设数列
推论:如果数列
脱帽法:
戴帽法:
注意:最值是比较出来的。此题用保号性说明了
后的项没有资格参与比较,故前有限项必有最大、最小值。
定理四(单调有界性):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具体是:如果数列
夹逼准则:设函数
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满足基本的运算规则,但注意一定要再极限存在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定义:设
通俗将就是:如果
注:众所周知,虽然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是分别独立定义的,但是海涅定理是联系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桥梁。它指出在极限存在的条件下,函数极限和数列极限可以相互转化。经常使用如下:
考法①:右边证明左边
此时取两个不同的数列
考法②:左边证明右边(较为常考)
如:
在函数极限中,连续定义用增量表示为:
故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若
需要取一个函数
,证明其在 处的连续性,同时还要证明在 点的邻域内都连续,就可以完成证明。
上面证明可以看出函数
夹逼准则是不等思想的体现。求解数列极限需要经常用到夹逼准则。
极限放缩方法:
若数列
上题可以当作一个经典例题,该类题极限值都是
本题可以广义化:
一般题中会给出放缩方法,根据题中方法解出极限。
设
可以将上述不等式①推广为
还有
设
若
考研中考过的还有:当
当
当
考研中考过的还有:当
当
当
当
注:压缩映射原理使用需要写出证明过程。
原理一:对数列
原理二:对数列
同时也可以利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必有最大值与最小值。
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即若数列
证明数列
利用数学归纳法。通常是:①验证
利用重要不等式
利用结论:对
若
若
①设
②若
上面证明用到了第一数学归纳法:
① 奠基:证明当
取某个初始值(通常是 或 )时命题成立。 ② 递推:假设当
时命题成立,证明 时命题也成立。 ③ 结论:命题对所有自然数
都成立。 故上题证明思路如下:
①验证:
②假设:
③证明:
此题同样使用了第一个数学归纳法:
①验证:
②设:
③证明:
此题几何图形如下:
(2)设
此题几何图形如下:
定义:任意给定的
证明:
以上证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当
当
注意:题目只给
定义:任意给定的
上面证明可以得到以下重要结论:
若
若想证明
数列极限的重要定理:夹逼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定义法。
一般情况下遇到递推式,用单调有界准则(优先级高)或定义法。
例1:设数列
例2:设数列
知识总览:
导数概念:
设
定义在区间 上,让自变量在 处加一个增量 (可正可负数),其中 ,则可得函数的增量 。若函数增量 与自变量增量 的比值在 时的极限存在,即 存在,则称函数 在点 处可导,并称这个极限为 在点 处的导数,记作
例子:若
定义一:函数
该方程也称为导数第一定义式。我们可以通过式子变形,令
注意:下面三种说法是等价的:
导数第二定义式主要用于分段函数的情况。通过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推出导数存在的充要条件:
注意:
补充:莱布尼兹将积分写为
原函数与积分和导数关系:
导数奇偶性又以下几个性质:
设
设
若
两个重要性质:
设
一般情况下这类题求
中的 一定特殊值。将这个特殊值带入 发现只有第一项为 其他项都不为 ,一般做法是将不为 的项设为 。
另外,并不是所有绝对值函数都不能求导,如:
注意:对函数加绝对值会让函数图像产生尖点,此时会让函数变为不可导。如果题中让找出下列那个函数在某点处连续但不可导:选叫绝对值函数即可。
并且,函数左导数
定理:设
函数
根据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点
顺时针转到点 ,过 点做出切线 ,而这个切线 即 的值。且具体计算如下:
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及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可知曲线
法线方程为:
高阶导数为:
补充:两直线垂直斜率相乘得
注意:上面的
这里的 不能看作常数,而是要看做是一个函数数列 ,故
引例:
如下图所示,设正方形边长为
上述面积的增量
定义:函数
若存在与
由微分定义可以得到:
上图
其中
由上可得:当
注意:可微判别:导数存在即可微,所以可以用导数判别去判断是否可微。或者用以下步骤:
若该极限等于
微分计算方法:
导数的四则运算:
(1)
(2)
(3)
(4)
(1)在分段点
(2)在非分段点用导数公式求导,即
通过上面例题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同样:
设
单调函数必有反函数。
二阶导数:
显然按照题目所给条件,反解
很困难。由前面反函数导数公式可以直接解题。
求一阶导数:
求二阶导数:
隐函数与显函数区别:
隐函数求导方法:
左右两边同时对
类型特征:对于多项相乘、相除、开方、乘方的式子,一般先取对数再求导。则形如:
方法:
- 左右两边同时取对数。
- 左右两边同时对
求导。
对于
然后求导,得
上面例题函数很重要:
函数
函数
注意:如果
求高阶导数就是将函数逐阶求导,如果让求
主要观察方法有三种:
逐次求导,探索规律,得出通式
常见得高阶导:
上面
,故
设
上式就是求函数乘积的高阶导数的莱布尼兹公式,其中
注意:
可以看出
表示的是 行 列,同理 代表第 行第 列的值,即 。
由于
先抽象展开
任何一个无穷阶可导的函数(在收敛条件下)都可以写成
再具体展开
通过题目给出函数,用已知公式展开成幂级数,这些已知公式就是前面的麦克劳林公式
根据函数展开式的唯一性,比较上面两步中的系数(具体展开式与抽象式子次幂相同项前的系数),从而得出
(1)
(2)
注意:
知识预览:
定义1:对于函数
注意:在端点处不讨论极值。且常函数处处是极值。另外,结合第一讲的知识,一个常见的问题是:间断点可以是极值点吗?答案是肯定的举一下四个例子:
定义2: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必有最大最小值。
定义3:设
单调性判别:设函数
极值点必要条件:设
注意:事实上,若
为曲线 的极值点,则只有以下两种情况:
判断极值第一充分条件:设
(1)若在左邻域内,
(2)若在左邻域内,
(3)若在左邻域内和右邻域内不变号,则点
判断极值第二充分条件:二阶导数非
判断极值第三充分条件:设
(1)当
(2)当
注意:
(在 条件下)是 在 处取得极大值充分不必要条件。
最值点不一定是极值点。极值点也不一定是最值点
如:
若
但是,如下结论是正确的:
若
同理,区间内部的点不是极值点,那么必然就不是最值点。
注意:间断点也有可能是极值点。
定义1:设函数
成立,则称
如果恒有
则称
注意:事实上,当图形为
定义2:设
则称
几何意义:
定义:连续曲线的凹弧与凸弧的分界点称为该曲线的拐点。
注意:①拐点处只需要连续就可以(
判别凹凸性:
二阶可导点是拐点的必要条件:设
注:事实上,若点
为曲线 的拐点,则只有两种情况:① ,如 在 情况。② 不存在,如 在 处的情况。
判断拐点第一充分条件:设
判断拐点第二充分条件:设
判断拐点第三充分条件:设
补充:可导函数的拐点一定不为极值点。
以下结论均可直接使用,不必证明。
上面例题更能说明,曲线的不可导点可同时为极值点和拐点(结论一)。
本题是对结论二的应用。
也可以用多项式解法:
是 的 重根,则 是 的 重根。
当曲线上的点,远离原点时,曲线与某直线充分靠近(也可以和直线有交点,如:
设函数
则
为函数 的垂直渐近线。
注意:
设函数
此时
就为 的水平渐近线。
注意:
若
若
若
注意:
补充:寻找渐近线的顺序:铅直渐近线、水平渐近线、斜渐近线。若求曲线
定义3:设
注:极值点并不一定是最值点,最值点也不一定是极值点。但是,下面结论是正确的:
如果
事实上,设
求最值点方法: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必有最大值与最小值。
求闭区间
①求出
②求出端点的函数值
③比较以上所得的所有函数值,最大者为最大值,最小者为最小值。
开区间内的连续函数不一定有最值。
①求出
②求
③比较①②结果,确定最值或取值范围(最值有可能不存在)。
上题也可以算出
驻点后,由于 ,再求出 与 的值,进行比较即可。
画函数图像步骤:
判断对称方法:当
①若
②若
③若
④若
⑤若
⑥若
⑦若
如:令
,则 ,故则 关于 对称。 再如:
,令 ,则 ,即 。故 关于 对称。
画出表格
上凸 | 极大值点 | 下凸 | 拐点 | 下凹 | 下凹 | 极小值点 | 上凹 |
红色部分为函数图像,绿色部分为斜渐近线。
曲率程度指一点在曲线处的弯曲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曲率越大,曲率的圆就越小。
设
曲率半径的计算公式为
本章主要讲十大定理及其适用。知识总览:
其中,平均值定理由介值定理推出,经常出现。
设
定理1(有界与最值定理):
定理2(介值定理):当
导数介值定理:如果
定理3(离散的平均值定理):当
定理4(零点定理):当
推广零点定理:
定理10(积分中值定理):存在
上面证明在
题目中见到
常常解题思路是将题中的关系是做一至两步的逆运算。
定理5(费马定理):设
证明很重要:
即,可导且极值点处的切线斜率为
当一个人跑到最远时,他的速度为零;当一个人跑得最快时,他的加速度为零。例如:
时利润最高。
费马定理推论(导数零点定理):设
定理6(罗尔定理):设
罗尔定理推论:
(1)设
(2)设
(3)设
(5)设
罗尔定理使用:
通常情况下只考察下面构造方法(1)中的前六种,不会出更加复杂函数构造。
(1)常用乘积求导公式
见到
见到
见到
(1)见到
(2)见到
(3)见到
由于
由于
常用构造辅助函数方法还有:①积分法:对求证等式非零端,对其进行不定积分得其原函数,令原函数为
②微分方程法:把求证等式看作微分方程,解出任意常数
上面的
可以广义化。且 和 之前不能差超过一阶导数。 欲证
,则 ,此时令 欲证
,则 ,令
(2)辅助函数中找到两点使得
也可能要找到三个点:
证明:(1)存在
证明:(2)存在
定理7(拉氏定理):设
或写做:
几何意义:
可以看出这里的
即 端点连线处的斜率 ,故在 上由拉氏定理可知, 上必存在点 处的斜率与端点连线处的斜率相等。
常用在:①见到
注意:导函数有界,但原函数不一定有界。必须要添加一个闭区间才能成立。
定理八(柯西中值定理):设
往往考察一个具体函数
定理九(泰勒定理):
(1)带拉格朗日余项的
其中
(2)带配亚诺余项的
其范围是局部上
(3)当
其中
几个重要的麦克劳林展开式:
(1)写出
(2)证明:存在
分析:看到
与 关系时,首先考虑泰勒公式。由于题中证明结果是 三阶导数,所以泰勒公式写到精确的二阶项。最后解出二阶泰勒公式的拉格朗日余项中的 即可。
牛顿插值法:已知点
推导:
关于本题有以下三种变形
(1)
(2)
其中证明:
也称为方程的根,曲线的交点问题。从几何上讲,方程的根作为两条曲线的交点,代数语言"
可以使用零点定理解决根的存在性。
推广零点定理:
注:此题若换元,令
,方程变为 。
主要用于证明根的唯一性
若
总结:上面两个例题是两种类型:一种导数中无参数,其特点实在结果中讨论参数
另一种导数中有参数
当不易使用零点定理时,可考虑罗尔定理及其推论。
若
若
实系数奇次方程至少有一个实根。实系数奇次方程:多项式的最高次数是奇数,方程如下:
含参数方程(不等式)的讨论是一个重要出题方向。
性态包括:凹凸性、单调性、最值等。一般的有如下依据:
(1)若有
(2)若有
其中:①当
(3)设
(4)若有
注意:证明题中构造辅助函数尽量不要出现分母。
如果证明的不等式都是常数,则可以将其中一个或几个常数变量化(令其为
主要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或者泰勒公式。
上面例题中
其几何意义是:曲线
满足这个不等式,曲线在
曲线在
前置知识:
总结:
如果中值定理有效则用,无效则用常熟变量话构造辅助函数求导后用函数性态解决。